互联网思维之连接一切

连接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当我们回首互联网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互联网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更为便捷。雅虎缩短了人与媒体的连接,谷歌缩短了人与信息的连接,MSN和Facebook缩短了人与人的连接,ebay缩短了人与商品的连接。

当有人问起我们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时,我们总是一筹莫展。但当我们讲起互联网思维的时候,却总是眉飞色舞,声称某某企业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才成功的。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时候它就像哲学这个词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人曾将互联网思维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联系,而我更愿意将其与工业革命的连接相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让人们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相连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电报让人们在几秒钟内实现连接,互联网时代(革命)则几乎让远隔千里的人们在任何想要的时间内实现连接。所以如果要问互联网思维是什么的话,它一定包括连接思维。

人与媒体的连接,代表:雅虎、微博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当我们想了解国内外新闻的时候,无非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电视、报纸杂志(即纸媒)、收音机,它们统称为传统媒体,一般是由职业记者报道后发布于媒体,然后民众获取。传统媒体有三个特点:

一是新闻滞后,一般来说当广大民众得知一个新闻的时候,它已经发生多时了;

二是民众获取长尾新闻较为困难,一般来说媒体会花较大的精力报道最重大的新闻,民众获取这些新闻相对便利,而对于处于长尾的非重大新闻,则少有媒体报道,获取这些新闻较为困难;

三是民众获取新闻的行为多为被动,电视作为比报纸报道更为快捷的媒体,一般是在民众收看得时候才会被获取。所以在互联网出现的前的大多数年景里,不少人会每天吃完晚饭后守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19点的《新闻联播》,来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通过媒体获取新闻的习惯,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创立了雅虎,此后几年,人们开始登陆雅虎而非从电视、纸媒上获得新闻信息。每天早上,人们不用打开电视或买报纸来了解前一天的新闻,而只需打开雅虎,快速浏览网页;当一个球迷对一场电视不转播的比赛的结果焦虑不安时,他也不用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体育新闻,而只需打开雅虎看它的网络直播(虽然早期还是文字直播);当一个人对于一个小众领域的新闻动态感兴趣时,他再也不用到处搜集报纸杂志,只需要打开雅虎的某个频道就足够了。

雅虎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与媒体之间的连接路径,使人们获取新闻的行为由被动收看变成了主动点击。如果说雅虎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体的革命的话,那微博的出现就是对传统媒体的二次革命,在微博出现之前,人们与媒体的连接中间总会有必要的一环——记者或编辑,而微博出现后,几乎每个身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最新消息发布于微博,人们可以直接(不必经过职业记者或编辑)看到当事人对事件的描述。2009年一架美利坚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20班机因故迫降于纽约哈德孙河面上。一位救援人员贾尼斯·克鲁姆斯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摄下当时的一幕,并上传到Twitter,成为了飞机迫降后首张现场照片。

因为微博的出现,人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重大新闻信息,因为微博的出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媒体,人类与媒体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快捷。

人与信息的连接,代表:Google、百度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于互联网革命之后的人是幸运的,据说马克思当年为了写《资本论》,几年如一日地在大英图书馆里查资料学习,由于他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数年下来,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脚印。如果马克思生于现世,显然他就不需要每天往返大英图书馆了,他可能只需要打开Google就可以了,而大英图书馆也可能会因此省下两块地砖。

上面的例子无非是让我们找一下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的体验,在那个时代作者为了写一本书,可能需要每天到图书馆去查资料;记者为了写一篇报道,可能需要翻遍过往的报纸杂志;学生为了找到一个数学题的答案,可能需要问许多其他同学或翻遍教辅书;而在一个不那么令人关注的小众领域,你可能费劲心思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或书籍。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都变得异常简化,查询资料?打开Google;查询数学题答案?打开Google。对于在现实中难以找到的小众领域的资料,Google同样可能告诉你答案。2010年,Google平均一年要保存33万亿条查询记录,由于Google的数据量巨大,因此你通过它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的概率一定非常大。

据Statista的一项新研究显示,2012年Google的广告收入超过了整个美国印刷媒体的总和。同样2012年百度财报显示,百度的在线的广告收入即将超过央视。这从侧面体现了Google、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作为信息平台,其价值已在大步赶超传统媒体的价值。

Google、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大大改变了人们连接信息的习惯,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人类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快捷。

人与人的连接之通信,代表:MSN,微信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之间通过通信工具的连接也曾多次出现进步,一开始是信件,这种通信工具往往受制于距离,距离越远,方便性越差,在互联网时代,它被电子邮件取代。随后是电报,电报相对于信件速度已经大大提高,但其同样有不小的弊端,比如电报按字数收费,在那个收入并不是很高的时代,人们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发电报往往精简字数,甚至造成收电报一方理解错误的结果,著名的“钱多、人傻、速来”就是电报时代这一弊端的最大缩影。之后电话尤其是手机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类通信的境况,任何两个有手机的人之间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连接。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再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虽然已经最大程度地改善了人类的通信状况,但它仍有局限性,一是手机按时间收费,因此打电话时间越长,收费越高;二是手机大多时候适合熟人之间通讯,而不适合陌生人之间闲聊。MSN类网络及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首先,这类及时通讯软件一旦接入网络,无论使用多长时间都是免费的;其次像QQ这样的工具,还提供按地区、性别等加好友的服务,这便使人们易于通过QQ寻找适合自己的聊天对象,在QQ刚刚兴起的那几年,我身边出现了不少因QQ聊天最后走向婚姻的情侣;第三,聊天群的建立,再次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它使人们能够按照地域、兴趣、年龄等属性与其他人进行群聊。

MSN类网络及时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类软件再次颠覆了人类的通讯方式。在PC时代,人们通过MSN聊天还需要坐在电脑前,而微信出现后,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点与其他人通讯、聊天,它取代了短信,将来有一天还可能取代手机通话,且成为可视电话的工具。

人与人的连接之社交,代表:Facebook,QQ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好朋友之间总是相互关心的,曾经几天没有与老朋友联系,我们可能就会这样想:他这几天在干嘛呢?他有没有什么新书或新音乐推荐给我呢?于是我们可能去拜访他,跟他聊聊天,距离比较远的,我们只能给他打个电话,寒暄一番。

大部分人都是喜欢分享的,只不过他们找不到分享的平台,自己写一篇博客没人看,久而久之兴趣也就索然,自己拍一张旅行照片没人评论,心里便总有些失落。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分享的习惯,当Facebook出现后,人们开始在这个平台上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这样,朋友圈内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朋友有了宝宝,留言恭喜;朋友上传了新照片,留言称赞;朋友写了一篇新博客,留言反驳。以往,相隔距离较远的朋友,我们只能打电话问他的近况,而如今,我们只需关注他的Facebook主页就可以了。

在结交新朋友方面,以往我们大部分需要熟悉的朋友介绍,而在互联网时代,“六度空间”理论得以更有效地发挥(说到这,可以顺便说下新浪微博有个“关系链查询”功能,当你搜索一名用户的时候,系统会告诉你,你与他之间的连接需要哪些人),因而你有更大的机会认识不熟悉的朋友。而Facebook小组同样会让你在共同的兴趣、地域等小组里面结交新朋友。

在互联网来临之前,社交对于人们都是一种真实的体验,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虚拟与现实中同样拥有社交,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从虚拟走向现实,从现实走向虚拟,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基于社交的连接更为便捷。

人与商品的连接,代表:ebay,淘宝


在电视剧《蜗居》中,通过淘宝卖书的男主角苏淳曾预测未来在现实中商场将越来越少,人们可能将完全在网络上购物。海清反驳了他,她说:在现实中购物对于女性来说不只是买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而更是一种体验。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回头看他们的对话时,我们会发现苏淳的预测是有依据的,海清的反驳也是有道理的。

虽然人们将完全在网络上购物的预测并没有实现,但网络购物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披露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规模必定会越来越大。

网络零售市场为何如此欣欣向荣?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以往当人们想买一件商品的时候,他们往往要走一段路程,甚至有时候要坐车到超市去。但当电子商务出现后,人们便只需打开电脑,下订单,然后等着快递送货上门了。尤其对于像电脑、手机等标准化比较强的商品,当消费者比较充分地了解了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再跑到实体店去付款、扛回家中。以往当我们在商店中买衣服时候,我们不可能走遍所有的店,然后对比一下哪件更为物美价廉然后再决定,但当电子商务出现后,我们可以搜索同一件商品,然后便会看到同一件商品价格从高到低的排序。也许你会对一些商品的质量感到担忧,但你可以到它的评价页面,参考已买过此商品的消费者的意见。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与商品之间的连接,它降低了人们购买商品的路程成本和时间成本,人类与商品之间的连接从未如此便利。

连接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当我们回首互联网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互联网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更为便捷。雅虎缩短了人与媒体的连接,谷歌缩短了人与信息的连接,MSN和Facebook缩短了人与人的连接,ebay缩短了人与商品的连接。

我曾幻想有一天,科幻片中的瞬间移位会真正实现,就像《守望者》中的曼哈顿博士,他想去哪见谁就会瞬间到达,而当你刚刚在一个电商网站上挑好一件东西后,快递便利用这种技术将它瞬间送到你的面前,这样的幻想当然是白日做梦,但当年像互联网这样将人与信息、人与人、人与商品如此快速地连接的情形不也只是在人们的梦中出现吗?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14-02-08 09:14:27 并被添加「it那些事儿 互联网 万物互联」标签,已有 25378 位童鞋阅读过。
本文作者:未来往事
本站使用「署名 4.0 国际」创作共享协议,可自由转载、引用,但需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文章

仅有 1 条评论
  1. 烂番茄

    挺好的东西,关注下了!

    烂番茄 error: 102

此处评论已关闭